育种的薄弱一直制约着我国由养猪大国迈向养猪强国,种源对外的依赖更是让我们的养猪业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受制于国外,没有独立的话语权。多年来,国内养猪专家和一些有行业使命感的实力派企业在猪育种领域进行了孜孜不均的研究与探索,也让我国的猪育种工作一步步地前进。

  11月28-29日,为逐步推动种猪育种创新,强化种猪育种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主题为“推进产学研创新融合,提升种猪业育种水平”的河南省种猪育种高峰论坛在郑州隆重举行。本次种猪育种论坛由河南省畜牧总站、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主办,雏鹰农牧集团承办。雏鹰集团董事长侯建芳、河南省畜牧局局长王承启、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新天等相关领导应邀出席论坛。

  论坛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瑶生,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爱国,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勤,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陈代文,Farm concepts GmbH & Co. KG育种专家Ulrich PRESUHN,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李学伟,河南农业大学教授任广志、李新建等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作主题演讲,围绕生猪养殖的种猪育种环节产学研进行讨论,推广最新育种成果,旨在提高种猪育种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生猪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河南省畜牧总站书记徐泽君主持本次论坛。

  会议伊始,雏鹰农牧集团董事长侯建芳在致辞中介绍了雏鹰农牧集团“生猪养殖为主体,以消费终端和互联网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总体战略。同时,他还谈及了雏鹰农牧集团近年来对种猪育种的重视及投入。“在生猪养殖板块,雏鹰农牧以实现年出栏1000万头生猪为战略目标,而这一目标体量的达成,需要完善的种猪繁育体系做支撑。建设完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种猪良种繁育体系,是实现公司养殖板块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公司养殖板块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已逐步建成一套完整的种猪育种体系。”

  河南省畜牧局局长王承启在致辞中就河南省畜牧业发展状况作了介绍,河南是一个畜牧大省,2016年全省肉、蛋、奶产量位居全国的第二、第二、第四位,畜牧业总产值位于全国第一位。生猪产业是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次高峰论坛恰逢其时,与河南省最近出台的《河南省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和《河南省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相对应,这两项方案都将畜牧业发展列为重点内容,必将为全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助推全省生猪产业发展。

  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新天代表畜牧协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现代化的种猪业是我国养猪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畜牧业的重要标志,加强种猪业的发展,对建设现代养猪业发展意义重大。今后要建设现代畜牧业、现代养猪业,种业一定要先行,种业强产业才会强,种业兴产业才会兴。当前中国养猪业正在加快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养猪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特别是十九大把建设现代农业提升到重要的战略高度,提出振兴乡村的战略,养猪业遇到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希望养猪业在十九大的精神指引下,能够坚持调结构转方式,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

  会上举行了雏鹰农牧集团种猪育种产学研创新中心成立签约仪式,该中心由河南省畜牧总站、河南省疾控中心、河南农业大学、四川大学以及雏鹰农牧集团等联合筹建,助力提升种猪育种产业核心竞争力。对此,侯建芳表示,雏鹰农牧集团种猪育种产学研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对公司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常重大。雏鹰农牧集团将在产学研领域开启新的征程,推动种猪育种创新,强化种猪育种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提高种猪育种水平,建立起雏鹰农牧数字化种猪育种体系,实现河南农业大学与雏鹰农牧集团校企双方在科学研究、人才教育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互动双赢。

  签约仪式之后,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以题为《猪场疾病控制体系的建立》的精彩报告将论坛引入主题深处。张改平介绍了我国动物疫病的严峻形势,按照保守估计,每年我国因为动物疫病造成的损失多达2000亿元。他从疫苗的研究、疫苗的生产、疫苗的使用、药物使用和防控政策五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动物疫病防控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思路:1)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2)开展检测评价技术探讨研究;3)深入疫苗及佐剂的研究;4)改善服务。针对近年来行业内出现比较多的“新概念疫苗”,张改平认为,“新概念疫苗”要以疫苗和动物协调的根本要求来设计,评估疫苗有六个角度:精确、微量、纯化、安全、高效以及不浪费动物的免疫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作了题为《关于当前我国养猪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思考与建议》的报告。陈焕春从我国养殖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必要性、我国养殖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探索、我国养猪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建议三个方面展开了话题的阐述。畜禽养殖产业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畜禽养殖安全关系到食物供给与粮食安全,关系到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还关系到环境与生态安全。针对我国养猪业面临的问题,唯一的解决方式是加快我国养殖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步伐,要合理运用创新、创造、创业的精神指导我国养殖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我国养猪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根本思路是发展生猪健康养殖,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具体为:畜禽品种培育与繁殖技术创新、动物疫苗防控技术创新、畜禽营养与饲料创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创新、养殖设施设备创新以及食品加工创新。简而言之,绿色健康养殖就是少打针、少用药、优质美味和环境友好。

  雏鹰农牧集团董事长助理王爱彦在论坛上向与会领导嘉宾作了题为《雏鹰农牧集团生猪养殖发展规划与育种一体化进展》的汇报。雏鹰农牧集团以让国人吃上安全肉为己任,致力于开展以生猪养殖全产业链为主导的战略布局,目前确立了包括生猪养殖、粮食贸易、互联网三大板块的核心战略,拥有粮食贸易、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线上业务等完整产业链体系。而在育种环节,雏鹰农牧集团以自主育种为主,引进为辅,探索出了一条依靠自主科学育种与择优引进种猪相结合的高效繁育之路,同时建设多个良种繁育基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分子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持续选育种猪,明显提高了种猪质量,培育出一大批核心优质种猪群。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瑶生在论坛上作了题为《种猪育种数字化体系建设与实践》报告。近年来,国内慢慢的变多条件优越的育种企业不惜重金加盟国外育种体系,依托国外育种体系的育种必然产生严重的依赖性。我国种猪育种正快速走向成熟,已具备赶超世界领先水平的条件,核心前提是育种企业脚踏实地地规范化执行育种基础工作和育种规模的快速提升。根据全球优秀种猪企业的经验和我国四十多年来育种工作所走过的道路来看,我国种猪联合育种是大势所趋,可以共享公共平台的育种数据、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实现生猪繁育体系优质公猪区域全覆盖,享有优质公猪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公猪性能测定全覆盖。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爱国作题为《父系种猪的选育与利用》的报告。他提出,猪的育种目标是改良种猪,实现养猪生产与加工的最大经济效益,它是由市场和消费需求决定;确定育种目标要确定选择的性状及经济的重要性,必须有长期一致的选择目标及选择方法;要随着生产条件、生产性能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修订育种目标;父系猪的目标性状主要为生长性能、饲料效率、胴体组成和肉质。因此,在公猪的选择上,必备的特点是生产性能好,体质结实、肢蹄健壮,旺盛、配种能力强,其选择标准为综合育种值和体型外貌。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勤作了题为《猪基因组选择策略与应用》的报告。张勤指出,我们传统的选择方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其局限性是依赖表型信息,对有的性状育种效率低,基因组选择为突破这些局限提供了机遇。基因组选择的核心是利用动物个体基因组中的高密度遗传标记进行个体育种值估计,可以不依赖表型信息,能够有效捕捉基因组中的全部遗传变异,减少近交,从而加快育种进展,提高育种效益。基因组选择的优越性已得到理论和实践证明,国际猪育种公司已将基因组选择作为常规育种技术,我国目前已经处于落后局面,如不赶快行动,差距将越老越大。应用基因组选择,有望实现我国猪育种的跨越式发展。但是,在我国开展猪基因组选择面临着一些问题,在新技术应用的同时,仍然要坚持并加强常规育种。

  本次论坛期间,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陈代文带来了他的分享—《猪营养理念与技术方面的要求》,他从正确认识养猪科学、猪营养的时空靶点、营养与猪养猪生产以及营养技术要点四个方面做阐述,指出猪营养目标就是要表达遗传潜力,实现养猪生产的高效、生态、安全和优质。

  本次论坛上,还有德国Farmconcepts GmbH & Co. KG的育种专家Ulrich PRESUHN分享了《欧洲种猪育种研究》,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李学伟作了题为《地方猪肉质与品牌化发展》的报告,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新建向与会人员汇报了他们在雏鹰黑猪项目上的育种进展和初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