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生猪出栏6.99亿头,平均两人一年吃一头猪,我国猪肉消费量、猪肉进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
近年来,福建大力加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加快种猪核心群遗传改良的进展,使福建在种猪选育方面处于全国第一梯队。2022年底,全省种猪场共有184家,能繁母猪存栏99.07万头,种猪供应实现自给自足,剩余销往省外。
记者近日驱车来到位于福清的福建永诚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养殖场。在外人眼里,这里山清水秀,是个神秘地带,平时大门紧闭,闲人勿入,工作人员进入,得洗澡清洁,还要到隔离区隔离一周,才能进入,这里是我省第一家入选农业部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基地。
这里的猪,住在新型建材盖成的全封闭式的“宿舍”里,冬天有暖气,喝着山泉水,吃的三餐是搭配的“营养套餐”,猪悠然自在地生长在这个“世外桃源”中。
通过监控视频,记者看到液泡粪-免冲洗-全漏缝地面设计的猪舍、先进的通风设备与温控设备,猪舍分为配种、分娩、保育、育成等不一样的区域,呈现眼前的是无臭味、零排放、省人工的现代化种猪繁育场。
2021年,福建永诚杜洛克种猪在全国遗传信息评估网获得评定长速全国第二名的喜人成绩,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打造了生猪育种“中国芯”。
日前,永诚集团承担的“国家种猪繁育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顺利通过了专家组考核评估。“示范区通过建立健全种猪繁育标准体系,提高种猪繁育水平与风险防控能力,提升猪仔优势性能的稳定性,并通过技术服务推广标准的实施,打通上下游的技术屏障,将生猪优良品种和先进管理养殖经验推广到养殖户,极大提高农场农户的经济效益。”福建省畜牧业协会会长、福建永诚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薛永钦说。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居肉消费迅速增加,且90%需求量是瘦肉,国内种猪品质达不到市场需求,必须依靠引进国外的瘦肉型品种,比如丹麦的长白猪、英国的大白猪、美国的杜洛克猪等。
“外国种猪料肉比更低,瘦肉率更高,且生长速度更快。每增重1公斤只需要2~3公斤饲料,瘦肉率达62%以上,6个月就能出栏;而国内猪种往往需要4~5公斤饲料,瘦肉率多在40%以下,平均要1年才能出栏。但是国外种猪由于引进群体规模小、选育措施跟不上,繁育3代之后品种优势会发生较大的退化,不得不持续地从国外进口种猪。”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阮国荣对记者说。
上世纪90年代,种猪严重依赖进口。光买一头国外母猪或公猪种猪,分别要花2000美元或3000美元,加上隔离费用、检疫费用、报关、运费等,每头种猪约花人民币2万~2.6万元。畜禽良种是畜牧业的“芯片”,是推动畜牧业发展最活跃、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种猪位于生猪产业链的顶端,是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对推进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阮国荣说,“国内种猪需求对进口依赖度较大,非常容易被‘卡脖子’。”
如何打一场漂亮的“种业翻身仗”对我们至关重要,甚至成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上的重要一环。2009年农业部颁发《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并在后续实施方案中提出遴选100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为此,我省种猪企业积极做出响应,大力推进种猪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工作,加快种猪核心群遗传改良的进展。
随着一批优秀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刻苦攻坚,我国在“猪芯片”上取得了众多突破,其中一些关键技术成果,甚至已位于全球前沿水平!
“经过多年培育努力,福建在全国养猪业界由种猪需求省过渡到种猪输出省。目前,我省已有福清永诚、南平一春等7家种猪企业入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占全国的7.14%,走在全国前列。”阮国荣说。
记者从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获悉,2020—2022年,我省从国外引进种猪共1912头,主要是哈客和银顶两个新建的种猪企业组织种猪自主选育提升。
“近10年来,本省的种猪质量一直上升,产仔数、生产速度在提高,对于养殖户来说是一件大好事。每个省份的种猪的生长环境和疾病情况都不一样,本省的种猪在本地饲养,更能减少疾病的产生。”在福清和古田拥有两个养猪场的养殖户林秋国对记者说。
“养猪有三个关键:生得多、长得快、死得少。”阮国荣说,“好的父母系种源,才能生出健康优质的商品猪,研发的重点就在于选择最优的父母系种猪。”
目前,市场上普遍用长白公猪与大白母猪杂交,培育繁殖性能更好的“长大二元母猪”,养殖户将母猪与杜洛克公猪配种,生产三元商品猪。“杜洛克公猪长速快,瘦肉率高,怎么样保持其遗传特点,使其与二元母猪杂交后生产出保持其遗传特性的三元商品猪,是我们研发的重点。”薛永钦说,“种业翻身仗”是一个漫长征程,20年前国内对于“育种”的概念还非常淡薄。“小时候就帮着家里养猪,一直梦想着哪一天我们大家可以自己培育品种自己用。”抱着最朴素的想法,薛永柱、薛永钦兄弟在生猪核心育种行业一干就是30年。
作为猪肉消费大国,养猪是我国民生产业。猪饲料的费用一般占养猪总成本的50%~70%,生猪提前一天出栏可减少相关成本8~10元,生猪养殖提前出栏是获得最佳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
2006年,永诚集团同美国种猪综合性能指数第一的美国华多基因农场合资,2008、2009年先后引进两批共200只优质种猪,之后就不再进口种猪。
“合资能够让我们持续获得优质的种猪,实现优秀基因与数据的共享。”薛永钦说,“最核心的是美国华多100多年经验的积累和对育种上的理解,这个是用钱买不来的。我们走常规的育种加上分子育种的道路,以美系种猪为祖群,进行选育研发并将科研成果形成18项核心技术标准,已经完全达到独立育种的能力。”
其新美系种猪承袭了美国华多优异的种猪基因,尤其“长速快”的基因十分突出。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全国是校正100千克日龄的,要156天;永诚的杜洛克公猪校正到100千克日龄的是140天,节省16天。目前,市场上其他的种猪每头卖5000多元,但是永诚的种猪每头卖6200元,依然销量很好,“长速快”已成为福建永诚产品的标签。
3月23日,第十一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暨世界猪业博览会在长沙开幕,来自福建永诚种猪遗传核心场的火神DD418-1种公猪猪王再创长速纪录,经测定校正100千克日龄仅需116天。
“种猪选种过程中,企业需承担高额的选育成本。”薛永钦和记者说,比如测定100头种公猪,选种只选1头,其余99头种猪就要对外销售,特别长白和大白公猪市场需要量小。它的饲养成本高,售价只有正常商品猪的50%,低价销售损失比较大。种猪选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确定选育目标通常要3到5年才能看到选育效果。
2014年,福建永诚集团与中国科学院黄路生院士、华南农大李加琪教授等专家团队成立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联合国内其他顶尖行业专家组成国家级学会创新服务工作站等平台。对猪的数量遗传育种,结合全基因组检测等分子育种手段开展种猪育种的研究、应用。
在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2021年度遗传评估报告中,永诚集团杜洛克、大白、长白的公、母猪生长速度均进入全国前10%核心场。繁殖性能方面,永诚集团选育的原种母猪MSY一年可上市28头种猪和商品猪。
“高产潜力、体型良好、健康无病的优质种猪,对实现猪场经济效益提升特别的重要。”林秋国两个养猪场现有母猪1500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一头母猪只能产仔10.5只,现在提高到12.5只。一头母猪一年产仔2.2胎,他的猪场一年就能多出五六千只小猪,效益可观。
在位于福清高山镇的福清市安途清洁服务有限公司洗车点,记者看到这个地方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异味。每天凌晨,周边养殖户的运猪车辆都要来这个地方进行清洗消毒。
非洲猪瘟是一种没有疫苗的一类烈性传染病,是所有养猪人的噩梦。永诚集团通过建立防范非洲猪瘟等重大疾病的全套标准化技术体系,联合示范区及周边共计15家养殖场建立猪业联盟,建立防范非洲猪瘟联防联控机制。4年多来,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联盟成员成功避免了重大疫病的发生,为猪肉供应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我省实施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作为农业标准化示范的重要主体,带动示范区及周边养殖户经营方式向标准化、专业化方向转变,实现可复制发展模式。在省、市两级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帮助下,近年来,永诚集团围绕良种繁育的关键技术,立足种猪育种、繁殖、饲料、防疫等产业链条,总结提炼多年的实践经验建立完善企业的标准体系,将标准化的思维理念运用到基地建设、种猪繁育、企业管理、客服服务等全过程,特别是在新建基地的过程中实现标准技术“搬来就能用”。
“我们公司2020年进入生猪行业,总投资1.5亿元,选址、建厂、引种、管理,全流程采用永诚集团成熟的标准化体系进行示范基地建设,2021年就实现投产,生猪存栏达2.5万头。”盛华江泰牧业总经理卢贤强说。
“2013年11月,我们公司从加拿大引进1080头优质高产种猪并正式投产,实现国际同步育种。目前我们与中国农业大学深入合作,建立了自主高效的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体系。”南平一春农业有关负责人曾新斌对记者说,“现在我们种猪的育种已经打破了‘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
“我们的种猪质量与国外水平相当。可通过基因技术,按客户的真实需求进行定制。”薛永钦介绍,例如能定制猪瘦肉的比例、猪的肋条数量、猪肉风味效果等。“目前我们与江西农业大学在猪复杂性状遗传解析、猪-人异种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提升我国生猪种业发展水平,开拓生猪新的利用方向。”
薛永钦认为,生猪育种是长期事业,养猪必须要专注才可能成功。“我们将持续对种猪进行选育,不断的提高种猪的性能,培育出世界顶级的种猪。”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种猪核心种源基本自给,在生猪育种上并不落后国际主流技术,但是在育种的长期积累和投入上做得还不够。需要的是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去做育种,把疫病净化、性能测定、准确记录以及新型技术应用这些基础工作做好做稳。
我省的饲料资源、气候环境与国外不同,要求育种工作必须立足自身的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需要因地制宜,这样育种才有价值和意义。
解决了猪肉“有没有”“够不够”的问题之后,我国启动的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重点是要解决“好不好”“强不强”的问题。我国的生猪产业包含生猪种业,从纵向的角度来看,成绩是显著的,产业体系一直在优化,生产效率不断的提高,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从横向的角度来看,与国际领先水平,比如欧盟、美国虽然仍有差距,但这种差距在不断缩小。
当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价值育种,大幅度提升企业精准选育的能力,关注猪肉全产业链条的价值,让育种端产生的价值直接服务终端消费客户的需求,生产高品质猪肉,满足那群消费的人需求。
同时,要加强我省莆田猪、槐猪、官庄花猪、闽北花猪、武夷黑猪等地方猪品种保种场建设。开展地方猪品种开发利用,充分的利用地方品种优异特色特性,开发多元化产品,打造“精、特、美”品牌,推进产业化开发,实现以用促保,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记者 林智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