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全国唯一的夏洛来肉牛国家核心育种场——湖北庚源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传出好消息,通过自主制作、胚胎移植,首批两头夏洛来母牛成功受孕。这是我国优质种牛繁育本地化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有望打破肉牛种牛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在仙桃,这样的“国字号”种业企业还有两家: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仙桃生物育种科研基地和仙桃市忠善黄鳝苗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分别从事水稻、油菜等农作物育种和黄鳝种苗繁育。

  此外,仙桃是湖北省首批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工厂化黄鳝繁育集群;中华鳖优质种苗年产量达1200万尾,领跑全国甲鱼育种行业。

  种子种苗是农业的“芯片”。仙桃地处江汉平原,被誉为“鱼米之乡”,素有育种制种的传统。农技员石明松提出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是继矮化育种、杂交三系成功后,我国水稻史上的第三次重大发现,他因此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特等奖。大豆育种专家唐崇伟选育的“鄂豆10号”填补了我国春大豆的空白,被认定为长江流域春大豆早熟组的全国标准比照种。“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项目在仙桃通过验收,至此,我国18种淡水繁育鱼类(单产超5万吨/年)的全人工繁殖技术全部实现。

  为振兴种业,仙桃建立以种业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水稻、油菜、大豆等一批“当家品种”。其中,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仙桃生物育种科研基地拥有400余亩试验田、500多个水稻新品种、2300余份水稻科研材料,承担着国家各类种质试验,水稻种子等曾搭乘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

  当前,仙桃黄鳝正冲刺种苗年繁育量10亿尾的目标。湖北天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鳜鱼苗通过长江水产研究所检验测试认证。仙桃市荣民水生蔬菜专业合作社莲藕年制种量突破130万公斤,茭白年制种量20万株。

  “为农业发展植入‘仙桃芯’,不管付出多大努力,都值!”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仙桃生物育种科研基地农科所所长梅军说。(湖北日报记者雷巍巍、本报记者 尹立群、胡纯波)

  6月6日,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仙桃生物育种科研基地(以下简称“中垦锦绣华农公司”)。天刚破晓,基地农科所所长梅军就走上田埂,查看秧苗长势。一整天,他都扎在基地的水稻试验田里。

  该试验田位于彭场镇千丰村。耙田平整、扯秧运苗、划线定距……正值插秧旺季,10多名工人头戴草帽,一手理秧,一手插秧,动作麻利、娴熟。在她们身后,一排排秧苗整齐成行、间隔有序,焕发勃勃生机。当天,工人们要栽插约200个品种的水稻,每个品种占地2分至5分田。其中,5个品种是太空水稻,每个品种种植200株。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现场看到,每行秧苗当头的田埂上,都插着一个标有字母和数字的白色标识牌。

  “科研基地插秧不同于普通农家,每穴秧苗的苗数、株距、行距都有讲究。”梅军说,秧苗的苗数和密度一定要按照试验方案操作,否则会影响试验的准确性;水稻成熟后,工作人员会根据株型、穗型、结实率、米质、抗性等特性,选育产量高、抗性好、品质好的良种示范推广。“这里的水稻,每株都可能会成为种子选手。”他信心十足。

  作为湖北种业界的主力、央企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10多年来精耕一粒种,依托专家院士科研团队开展“专精特新”优良品种选育,在油料、虾稻、国际合作3个细致划分领域形成特色优势,种子走进亚非多个国家。该公司还与合作建立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种子繁育示范体系。

  2013年,该公司在仙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设立了中垦锦绣华农农业研究院,并建成生物育种科研基地,开展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目前,该基地已被认定为“湖北仙桃稻虾科技小院”。

  2023年,由中垦锦绣华农公司选育的优质水稻、油菜、芝麻等7个种子品种,跟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半年后,这批“天选之种”被贮藏在仙桃种子冷藏库内,水稻种子去年11月在海南种植,今年4月份收回,5月10日播种,6月6日移栽到仙桃市生物育种基地。

  “这批太空稻是否高产优质,要等到第3代至5代才能见分晓。”该公司CEO昌华敏和记者说,一粒种子,从数万份育种材料中脱颖而出,常常要经历8代到10代,通过审定后才能上市推广。在昌华敏看来,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必须让种子从实验室、试验田走向市场。

  据介绍,中垦锦绣华农公司每年拿出1万至2万斤优质种子,在全国各地免费试种推广,其以自主、合作选育及引进品种方式转化开发的优质水稻、油料品种达20多个,推广农作物种子面积500万亩以上。

  2023年,中垦锦绣华农公司研发的“虾稻1号”实现大丰收,全省种植培养面积超过70万亩,领跑长江流域,每公斤收购价比常规品种高0.4元。这是湖北首个优质虾稻专用新品种,被省科技厅评为2019年湖北省十大科技事件之一。

  此外,该公司培育的“旱优8200”优质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和“大地199”水稻品种获评全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湖北日报记者雷巍巍、本报记者 邓一凡)

  6月6日,仙桃国营畜禽良种场,湖北庚源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庚源惠公司”)3号母牛舍,工作人员携带专用B超仪,给5头夏洛来母牛做孕检。

  1个多月前,他们将成熟的胚胎移植到母牛体内。B超仪图像显示,其中两头母牛已成功怀孕。“夏洛来牛胚胎扩繁计划,迈出成功的一步!”公司CEO杨铭难掩喜悦。

  庚源惠公司是全国唯一的夏洛来肉牛国家核心育种场。杨铭介绍,实施胚胎扩繁计划将最大限度发挥种牛价值,提高繁育速度,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种源。

  我国是养牛大国,饲养了全球约10%的牛,牛肉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核心种源靠外来,高档牛肉依赖进口。

  2020年,湖北省畜禽育种中心投资1.3亿元,建设湖北省优质种牛育种项目,以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为主要品种,力争解决优质肉牛种源“卡脖子”难题。

  当年4月,125头大型肉用夏洛来品种牛从新西兰乘坐包机来到仙桃,落户庚源惠公司。夏洛来牛原产法国,因生长快、肉量多、体型大,深受国际市场欢迎。但如果缺乏持续系统性的选育,种牛繁育就会陷入“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怪圈。

  为打造高端“牛芯片”,庚源惠公司承担起国家农业重大科学技术项目“夏洛来全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体建设”课题,依托湖北唯一的国家级种公牛站湖北省种公牛站,联手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

  该公司从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及国内顶级种公牛站,引进优质种公牛和冻精,为漂洋过海而来的母牛配种,摁下优质种牛繁育本土化的“快进键”。

  身形健美,体格强壮。在该公司种公牛舍,“过五关斩六将”的种公牛正悠闲地享受着特殊待遇:住40平方米的单间,吃着甘肃、内蒙古等地运来的草料。

  杨铭介绍,从12月龄开始,它们被要求进行体尺测量和体重测定,体重必须超过400公斤;14月龄开始采精,存活率一定要达到65%以上,外貌评级一定要达到特级。“任何一关过不了,都会被淘汰。”

  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对国家畜禽核心良种场进行遴选核验。经过反复比对,专家们一致认为,庚源惠公司繁育的夏洛来牛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具备广泛推广条件。

  “种牛从实验室走向养殖户,育种是核心,扩繁推广是关键。”杨铭说,公司以“育繁推”一体化为目标,全面发展种源生态链,先后在西藏、甘肃、河南、广西等地建起20多个技术推广服务站,改良母牛10万多头。眼下,庚源惠公司正大步迈向胚胎扩繁。

  据介绍,牛属单胎动物,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一次只排一个卵,妊娠后生产一个牛犊。胚胎移植技术则是通过用药物干预,让母牛多排卵子,人工授精后可孕育多个胚胎。经过鉴定、分级和技术处理后,技术人员将胚胎移植到母牛体内,进一步提升繁育效率。

  杨铭表示,企业将依托胚胎扩繁扩大繁育规模,力争种牛存栏2500头、年产优质牛冷冻精120万剂;探索建立肉牛托管点,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更多人养牛致富。(湖北日报记者雷巍巍、本报记者 胡纯波)

  6月,莲花盛开的季节,而在仙桃市沔城回族镇七红村,占地近50亩的藕塘里,只见荷叶田田,不见莲花一朵。

  沔城是仙桃老县城所在地,因盛产莲藕闻名。据考证,明初建城取土烧砖,挖成深池,植藕其中,便有了沔城八景之一的“东沼红莲”。

  如今,在比邻大小莲花池的南桥、七红等村兴起种植莲藕,莲藕头部都有一个典型特征:形似鸭蛋。我国水生蔬菜学科带头人、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生蔬菜研究专家柯卫东称,“鸭蛋头”属古藕种,距今约有千年历史。

  “生吃如秋梨般清甜,熟食如板栗般粉扑。”《沔城志》里记载,沔城藕与众不同,风味绝佳。省农科院检测结果为,沔城藕淀粉含量达21%,而省内常规莲藕品种淀粉含量仅11%。近年来,沔城莲藕拿下农业农村部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两个“国字号”金字招牌。

  “这么好的藕种差点失传。”57岁的藕农郑落成,14岁起跟随父辈种藕。前些年,他与不少乡亲遇到同样的问题:塘里挖出来的莲藕,长得不像沔城莲藕,吃起来更不像。

  柯卫东带队到七红村等地调研后发现,沔城莲藕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原来,为追求高产量,当地人大量种植杂交藕品种,而莲藕属常异花授粉作物(既能自花授粉,也能异花授粉),与其他品种莲花授粉后,长出的莲藕就不再是纯正的沔城莲藕。

  2014年,在仙桃市科技局牵线搭桥和资金扶持下,该镇牵手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对近乎绝种的沔城莲藕实施提纯复壮。

  技术人员对照沔城莲藕性状特征,在七红村及周边择优采回10多支藕,在资源圃进行单株单池种植观察。“整个周期需要3年到5年。”省级科技特派员匡晶介绍,从莲藕播种季开始观察,直到莲藕成熟,成品藕不仅要与外形特征比对,还要在实验室做品质测试。2018年,沔城莲藕经过提纯复壮后,在七红村示范种植。

  下种、除草、追肥……在专家指导下,藕农们像保姆一样精心种植莲藕,步步小心翼翼。“为保证纯种沔城莲藕不受污染,在荷花盛开时,大家都盯着藕塘,开一朵就摘一朵。”沈先平笑着揭开谜底。

  如今,沔城莲藕既保留粉脆兼具的纯正口感,产量也大幅度的提高,亩均产量达2500斤。七红村里发动藕农成立合作社,建立50亩沔城藕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将纯正的藕种永远珍藏在熟悉的土地中。镇里还在七红村红郝垸打造示范种植基地,统一供种、种植、施肥、管理、销售,确保沔城莲藕品质。

  今年,基地里挖出20余万斤藕种,直供700多亩种植基地。“沔城莲藕不愁销路,泥巴里挖出来就是真金白银。”这两年,郑落成尝到甜头,将家里60亩藕塘全部种上沔城莲藕品种。

  据统计,沔城回族镇莲藕种植培养面积超过5000亩,不少藕农还发展飞地产业,在洪湖、嘉鱼等地承包藕塘超过万亩,其中,仅七红村就有50多人。(湖北日报记者雷巍巍、本报记者 胡纯波)

  6月6日中午,阳光灿烂。仙桃市彭场镇中岭村,湖北宏旺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旺公司”)养殖基地,盘口大小的中华鳖纷纷爬到池边,一字排开晒太阳;听到人声,又“扑通”“扑通”躲进水中。

  中华鳖又称甲鱼、团鱼,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硬菜。从1995年起,宏旺公司董事长陈静涛与甲鱼打了30年交道,一条从育苗到成鳖的产业链条日渐成熟——拥有1500亩养殖水面、4万平方米孵化车间、年产种苗1200万尾,企业年产值过亿元,成为全省顶级规模的甲鱼繁育基地。

  眼下,正值甲鱼产蛋的高峰期。走进池塘边的“产房”,只见一只甲鱼铆足劲往细沙里钻。旁边,工人们在沙里筛蛋。很快,一颗颗颜色嫩白、如汤圆般大小的甲鱼蛋就摆满了收纳盒。

  步入孵化车间,一阵热浪扑面而来。“环境和温度30℃上下,孵化45天左右,小甲鱼就会破壳而出。甲鱼自然生长缓慢,温室里的鳖苗10个月可长到1斤,室外则需要2年。”陈静涛说,照顾好甲鱼苗可不容易,饵料、调水、消毒、防病……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为突破优质甲鱼苗培育瓶颈,该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高薪聘请水产技术人员驻企,研发新品种。为提高甲鱼苗抗病能力,工人们每天投放15吨小龙虾,并使用自制的中草药作为饵料,精心呵护甲鱼成长。

  “甲鱼的味美不在肉质,而在裙边。雄性甲鱼裙边厚,种苗售价高出2倍多,市场仍供不应求。”陈静涛说。该公司采用优质亲本培育及稚鳖适应性暂养等生态技术,让种苗雄性率达70%,投苗密度高出常规品种250%,养殖存活率达92%。

  通过精选优良品系黄河鳖和日本鳖亲本杂交育种,该公司研发团队培育出两个体型大、裙边丰厚、肉质鲜美的中华鳖新品系,破解近亲繁殖带来的种质衰退等难题。截至目前,宏旺公司拥有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0多项。

  投资1400万元,新建中华鳖水产种质资源场;与58家核心专业合作社合作,每年带动农户亩均增收超3000元;在全国布设35个销售点,销售链延伸至东南三省及中南五省……宏旺公司实现中华鳖繁育养殖从传统粗放到精细生态的转身。(湖北日报记者雷巍巍、本报记者 刘贤双)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