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鸡”年出栏20余万只,年可产优质种猪5.5万头,长江鲟、大鲵、多鳞白甲鱼、长薄鳅等珍稀特有鱼类繁衍生息……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连着百姓的饭碗,关系着国家安全。近年来,重庆市南川区聚焦种业振兴,强基础、补短板、扬优势,招数频出,有效扩大了部分畜禽、水产保种核心群种群规模,为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芯”力量。

  冬日里的金佛山,云雾朦胧。与金佛山遥遥相望的庆元镇飞龙村,植被茂密,怪石嶙峋。在一片石林之中“藏”着三栋鸡舍,冯文书正忙着收集新鲜鸡蛋。2012年他退伍返乡后,从村里挨家挨户搜集了600个土鸡蛋开始了南川鸡养殖之路。

  “南川鸡是我们这里的优良地方鸡种。是不是正宗南川鸡,主要看‘两粉两翘’,鸡的喙、胫颜色是粉色,头翘、尾翘,同时还有独特的麻黄羽、带钩喙和少量凤羽。”冯文书专业地介绍道,南川鸡肉鲜、蛋香,耐粗饲、耐高温高湿,抗病力强,易放养。

  据了解,南川鸡属肉蛋兼用型地方鸡遗传资源,其养殖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中心产区为大娄山脉西北侧金佛山东坡的南川区庆元镇、大有镇、古花镇等中高山地区。南川鸡分别于2009年、2020年被列入重庆市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和一级保护名录,编入了《重庆市畜禽遗传资源志》,“南川鸡”“南川鸡蛋”已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南川鸡品牌价值达到3.5亿元。

  2017年,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西南大学禽业专家和南川区畜牧兽医渔业中心合作进行了南川鸡的选种选育,筛选出纯正的南川鸡种源。冯文书的养鸡场作为南川鸡保种场,承担着南川鸡地方遗传资源的保种和选育、建立和完善育种档案等任务。

  冯文书的养鸡场现存栏南川鸡8000只,年出栏10万余只,同时按照“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农户发展南川鸡养殖,年出栏20万余只。此外,南川区根据南川鸡遗传资源特点和重庆高温高湿天气特征情况,设计了标准化南川鸡生态鸡舍和养殖技术规程,在南川区、铜梁区和江津区等10余个生态鸡优势区县推广,效益显著。

  “在保持南川鸡原有优良特性的基础上,我们将培育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新品系,继续保持其肉质,同时提高其产肉量和产蛋性能。”南川区畜牧兽医渔业中心主任陈伟表示,将深入开展南川鸡杂交利用研究,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加大资源保护力度,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提升南川鸡养殖技术和产业化水平,把南川鸡产业培育成为重庆乡村振兴的特色优势产业。

  在距离飞龙村20公里外的庆元镇玉龙村7社,数栋新猪舍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这是经过2年建设,于2023年1月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荣科种猪场。项目总投资2亿元,现存栏种猪1.1万头,其中长白、大白、杜洛克曾祖代种猪2400头、纯种猪8600头。

  2020年4月,南川区内企业重庆市荣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四川铁骑力士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在该区建设自动化种猪养殖基地。荣科公司负责基础设施建设,铁骑力士集团旗下企业御咖牧业有限公司负责生猪养殖、销售,双方合作共建,优势互补,形成较为强大合力。

  据介绍,荣科种猪场从欧洲猪育种企业托佩克公司引进了长白、大白、杜洛克曾祖代种猪,是成渝地区饲养该品系的一家重要种猪场。种母猪奶头比一般品系母猪奶头多,达16个,经测定,种母猪平均窝活产仔数14.5头,商品猪150日龄可达100千克以上,170日龄可达120千克以上,比其他商品猪可提前10-30天出栏,料肉比2.3∶1左右,每头猪能节约成本240-260元。

  “我们通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养殖农场’生猪代养模式,统一设计猪舍、提供猪苗、提供饲料、提供药品疫苗、标准化管理。生猪育肥后,由公司统一收购和对外销售,并按合同价与养殖户结算。在目前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代养户仍有每头200元以上的纯收入。”荣科种猪场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目前已在南川区发展生猪代养户12户,现存栏生猪2.6万头,2023年已出栏1.5万头;满产后,种猪场常年存栏种猪6600头,年可生产优质种猪5.5万头,商品猪11.6万头。

  陈伟表示,该项目是成渝合作共建的现代高效特色重点养殖项目,以种猪繁育、生猪代养为基点,逐步配套以饲料生产、屠宰、食品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实现从生产到餐桌的产业闭环,具有环保典型性、乡村振兴示范带动性和循环农业示范性,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可拉动形成10亿元以上的产业链,对推动渝南地区生猪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现产业振兴、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

  山间小河蜿蜒流淌,经过庆元镇龙溪村1社,冲积形成一块小平原。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鱼池一个紧挨一个,波光粼粼,不时有鱼跃出水面,溅起朵朵水花。

  这里是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川基地,自2018年10月建成投产以来,主要开展长江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多鳞白甲鱼、长薄鳅等珍稀特有鱼类的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研究,名优鱼流水养殖和高位池养殖新技术集成示范,生态鱼养殖技术探讨研究及示范推广,将建设成为重庆市渔业研发及科研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

  “目前,已陆续开展长江鲟、大鲵、武昌鱼、中华倒刺鲃、加州鲈、圆口铜鱼等科学研究,年人工繁殖加州鲈等水花鱼苗1亿尾以上。”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川基地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该基地有序推进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研究中心建设,初步建立保护研究中心构架和驯养繁殖体系,储备有长江鲟、圆口铜鱼、中华沙鳅、长薄鳅、长鳍吻鮈、金沙鲈鲤、重口裂腹鱼等长江珍稀特有鱼类,对维持物种多样性、保护长江生态平衡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鲟因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种群已经基本绝迹,南川基地针对长江鲟开展了种质资源保护,开展人工授精的方式及保存技术、人工孵化的各项环境条件、长江鲟鱼苗开口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驯化等研究。同时,通过电子标记为亲鱼建立档案,定期开展B超检查和血液样本检测等监测亲本发育情况,目前正加强亲本培育和苗种培育,力争亲本成活率不低于92.5%,培育苗种6000尾。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陈伟表示,南川区将加强畜禽、水产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保种场、育种场的建设,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准培育和推广品种,加快从资源到品种的全链条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