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三季度,生猪价格在短暂回归成本线以上不足两个月后,猪价从9月中旬开始再次调头向下。

  整体来看,受猪价低迷、供求格局影响,年内猪周期持续磨底,全行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今年前三季度,有7个多月的猪价低于行业盈亏平衡线。另据统计局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量5.37亿头,同比增长3.3%,前三季度总出栏、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出栏量均创下多年来同期新高。

  在行业处于下行期的情况下,国内各大生猪养殖企业业绩表现如何?基于各家公司披露的最新三季度财务数据,《投资时报》研究员对10家A股上市猪企新希望(000876.SZ)、牧原股份(002714.SZ)、温氏股份(300498.SZ)、天邦食品(002124.SZ)、*ST正邦 002157.SZ)、新五丰(600975.SH)、巨星农牧(603477.SH)、神农集团(605296.SH)、罗牛山(000735.SZ)、东瑞股份(001201.SZ)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资产负债率等主要数据指标进行了全透视。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在业绩深陷亏损的情况下,今年以来上市猪企纷纷“降本增效”以保障现金流水平,但部分上市猪企仍面临着债务加剧的风险。证券交易市场,各家猪企的表现更是雪上加霜。包括温氏股份、新希望等巨头在内的多家猪企股价近期震荡探底,其中天邦食品年内股价跌幅达42.6%;*ST正邦(002157.SZ)累计下跌40.7%。

  展望第四季度,农业农村部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猪生产仍在惯性增长,后市供应将稳定增加,四季度是消费旺季,猪价可能会回升,但缺乏大面积上涨的基础。

  中金公司研报也表示,紧资金方面,上半年“深亏损、高负债、慢去化”现象的底层逻辑在于,猪企在高猪价时期积累的资本杠杆仍有盈余,据测算2023年第四季度或已进入超额募集资金消耗殆尽临界点。低猪价方面,供给压力将持续释放至明年上半年,叠加需求端平缓复苏,预计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上半年期间猪价仍处下行周期。研报认为,行业已进入产能加速去化触发的投资布局窗口期,优选兼具资金安全、成本控制和出栏弹性标的。

  据《投资时报》研究员的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已公布的10家A股上市养猪企业合计实现盈利收入额2808.67亿元,其中新希望以总营收1067.48亿元位居首位,其次为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两家猪企分别实现营收829.69亿元和647.03亿元。

  从营收增幅来看,得益于养殖效率提升和前期扩产,10家上市猪企中,除*ST正邦和东瑞股分别录得56.74%和0.02%的负增长外,其他8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其中,罗牛山营收增速最高,达到58.43%。

  从盈利情况去看,由于量增价跌的缘故,10家猪企无一例外全部亏损,合计亏损额超165亿元。其中新五丰、巨星农牧、神农集团、罗牛山、东瑞股份均交出史上最差三季报,前三季度亏损额创下历史新高。

  温氏股份成为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额最多的企业,前三季度该公司亏损45.30亿元。紧随其后的是新希望和*ST正邦,二者的亏损额分别为38.58亿元和28.19亿元。此外,东瑞股份、新五丰、天邦食品等今年以来已连续三个季度均出现亏损。

  从归母净利润增速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各家猪企的亏损幅度再度扩大。除了*ST正邦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录得正增长外,其余9家企业同比亏损幅度均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其中归母净利润降幅最高的是东瑞股份,同比下降8495.52%,其次罗牛山同比降幅为2922.17%,降幅最低的是新希望,降幅为42.52%,剩余6家企业的归母净利润降幅基本在222%—781%之间。

  对于利润的下滑,10月18日,新希望在互动平台表示,由于此轮猪周期磨底时间比较久,带来一定的经营压力,但是猪产业仍然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持续发展。面对持续低迷的猪价,公司也在多方面努力,降低养殖成本,提升养殖效率。相信后续随着养猪业务的持续改善,叠加行情回暖,会比过往实现更高水平的利润。

  与房地产行业相似,养猪行业也属于重资产投入,几乎所有企业都在举债扩张。从各家负债情况去看,养猪三巨头首当其冲。其中,前三季度牧原股份负债合计为1130.66亿元,新希望负债规模为969.97亿元,接近千亿关口,温氏股份则为576.81亿元。此外,*ST正邦、天邦食品的负债总金额也达到百亿以上。

  对比去年同期,《投资时报》研究员统计发现,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末,10家上市猪企中除牧原股份、温氏股份下降外,其他8家猪企的资产负债率均有所上涨。

  Wind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上述10家上市猪企的资产负债率达到60%以上的已有6家。其中,正处破产重整的*ST正邦资产负债率高达162.61%,较去年同期增加48.79%;紧随其后的是天邦食品,公司资产负债率同比去年前三季度增加10.58个百分点至87.03%,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此外,新希望、新五丰两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超出70%,分别为72.76%和70.15%。

  债务方面,10家上市猪企前三季度短期借款总规模为846.12亿元。其中牧原股份、新希望、*ST正邦短期借款规模分别为453.34亿元、164.56亿元、128.53亿元,温氏股份短期借款为34.62亿元。同期,前述公司的货币资金分别为157.63亿元、115.96亿元、4.88亿元、45.94亿元。能够正常的看到,目前三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中,除了温氏股份外,另外两家猪企以及*ST正邦都存在货币资金难以覆盖短期借款的情况。

  毫无疑问,猪企在偿还高额的债务的同时,务必要保证现金流的安全。对此,牧原股份管理层对外回应称,今年第三季度随着猪价的上涨,每个月经营性现金流为净流入。养殖企业的猪舍、生物资产占比较大,且不易作为抵押品,所以短期的信贷在整体负债中占比较大,这是行业的特定现象。公司会根据外部环境及生产经营情况做好现金流管理,持续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同时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公司会逐步降低杠杆水平,持续优化财务结构。

  根据猪场动力网不完全统计,自去年9月份开始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温氏股份、新希望、新五丰、*ST正邦等猪企先后引入国资入股。

  以*ST正邦为例,今年8月4日,*ST正邦公布重整方案,共计转增57亿股股票,其中31.5亿股股票由重整投资人有条件受让,其中产业投资人(双胞胎集团)以1.1元/股价格受让14亿股,实际投入资金15.4亿元;其余16家联合投资人以1.6元/股价格受让17.5亿股,投入资金28亿元。而这16家企业大部分都具有国资背景,包括芜湖千鲤信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昌金牧纾困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无独有偶,从去年至今新希望也先后两次向成都国资出售18个在建和已投产的养猪场,回笼22.43亿元的资金。

  此外,为缓解资金紧张,养殖成本比较高的天邦食品继去年出售子公司史记生物51%股权后,今年9月末该公司再次出让不超过30%的史记生物股权,交易对价拟不超过16.5亿元。

  温氏股份表示,当前猪价背景下,养殖行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若当前的低迷价格维持到明年二季度,行业可能会面临较大金钱上的压力,部分企业甚至会出现经营危机。

  对于养猪行业来说,猪价是决定当前利润的关键。事实上,今年生猪价格大部分时间均低于养殖成本,在16元/公斤以下徘徊。仅在7月中下旬至8月期间,猪价稍有回暖,生猪价格从不足14元/公斤上涨到最高超过17.5元/公斤。

  随着三季度猪价的阶段性反弹,猪企的亏损幅度随之大幅收窄。据《投资时报》研究员粗略统计,上述10家A股上市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合计亏损11.35亿元,较二季度时亏损的72.17亿元环比减亏84%。具体到每家企业,10家上市猪企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神农集团4家企业在第三季度实现扭亏。

  从养猪三巨头的业绩表现来看,三季度单季,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下降14.81%;归母净利润9.37亿元,环比实现扭亏,同比下降88.57%。温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下降3.39%;归母净利润1.59亿元,环比扭亏为盈,同比下降96.22%。同期,新希望实现营业收入372.95亿元,同比下降2.09%,归母净利润录得亏损8.75亿元。

  事实上,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单季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盈利,问题大多在于猪价回暖期公司养殖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开源证券研报也表示,第三季度生猪销售均价15.8元/公斤,较第二季度环比增加10.1%,猪价微涨,而生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8元/公斤左右,让第三季度的整体亏损环比收窄。

  牧原股份在调研中表示,2023年1—9月,公司生猪养殖平均成本为15.0元/公斤,其中,一季度平均成本为15.7元/公斤,二季度为15.0元/公斤,三季度为14.5元/公斤,呈逐步下降趋势。对于未来成本目标,10月31日该公司在媒体访谈会上表示,今年年底将把成本控制在14.5元/公斤,明年全年平均成本控制在14元/公斤以内。

  温氏股份也在调研中称,三季度公司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8.1元/斤,季度环比下降0.4元/斤。其中9月份降至7.9元/斤,为本年度的最低单月成本。目前公司低于8元/斤的肉猪销量约占公司肉猪总销量的80%左右。该公司还表示,前期饲料原料价格和猪苗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逐月下降,会逐步体现在第四季度的养猪成本下降上。

  在8月份短暂冲高后,9月份生猪价格震荡走低。10月份作为传统消费旺季,猪价的超预期下行再次给整个行业重燃的信心泼了一盆“冷水”。

  猪价方面,据中国养猪网数据,截至11月5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再次跌至15元/公斤以下,报于14.86元/公斤,较前一日下跌0.15元/公斤,最新猪粮比为5.40:1,行业仍处于亏损区间。

  市场供求方面,从农业农村部数据分析来看,9月份,全国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2.4%,这些中大猪将在未来2个月内陆续出栏,预示着11月份前后生猪市场供应将持续增加。

  农业农村部也做出相关提示,从新生仔猪数量看,今年4—9月份全国新生仔猪量同比增长5.9%,这些仔猪将在未来6个月内将陆续出栏,预示着从现在开始的半年内(包括元旦春节)猪肉市场供应较为充足。明年春节后也许会出现消费淡季与生猪出栏量增加“两碰头”,养猪亏损程度甚至有可能重于今年同期。

  对于本轮周期何时反转,市场一致认为,生猪产能去化或将于2024年上半年结束,届时猪价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对此,头部猪企认为目前猪价判断难度加大,但对于接下来的市场行情仍抱有信心。

  新希望高管在和投入资金的人交流中指出,当前市场上博弈的主体非常多,对猪周期的底部判断有难度。但总体看下半年会好于上半年,随着节假日和消费的恢复,猪价会有所好转。今年的产能去化还在继续,核心竞争力还是主要靠降低成本。

  温氏股份在近日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也表示,非瘟之后,行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猪价判断难度增加。考虑到行业资金情况,明年能够继续保持高速出栏增长的企业将有所减少,叠加可能的冬季疫病影响,预计明年市场供给量不会有太大幅度的增长。初步预计明年二季度起猪价开始慢慢地回暖,公司相对看好明年下半年的市场行情。

  对于四季度展望,东吴期货生猪分析师认为,从目前集团养殖厂和屠宰户的数据分析来看,下半年第四季度的生猪会继续按计划出栏,受腌腊季节的影响,短期需求或会带动现货价格出现小幅反弹。但需求维持的时间预计没有往年长,后续行情看不到太乐观的数据,建议保持观望态度。

  业内也有分析认为,虽然年末季节性消费对生猪需求端或有一定拉动,但是供应压力较大的局面下,行业盈利空间在四季度仍然有限,短期内相关企业承压局面任旧存在。做好现金流稳定,降低养殖成本,是相关企业度过寒冬的唯一保障。